2024年10月,港交所18A规则下首个反向收购案例落槌——亿腾宣布与嘉和生物的合并计划,此举不仅能让亿腾实现间接上市,为两家企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航道,更在生物医药行业深度调整期,书写了一幕关于资源整合与价值重构的产业启示录。
在生物医药领域,“研发强、商业化弱”或“商业化强、研发弱”的结构性矛盾长期存在。亿腾医药,深耕抗感染、心血管及呼吸系统领域二十余年,构建了覆盖全国超万家医疗机构的商业化网络,形成了“以市场为导向”的稳健发展模式。而嘉和生物作为国内首批聚焦肿瘤与自免领域的创新药企,打造了以CDK4/6抑制剂、CD3/CD20双抗等为代表的差异化创新药物管线,却在商业化“最后一公里”面临挑战。
此次合并的核心,在于双方能力的精准咬合。亿腾医药以成熟的销售体系、全球化供应链和现金流管理能力,为嘉和生物的创新管线提供产业化支撑;嘉和生物则以15款在研产品、尤其是即将商业化的几款重磅品种,为亿腾注入创新基因。这种“研发+商业化”的双轮驱动,不仅打通了“实验室到病床”的全链条,更创造了1+1>2的协同效应——前者解决创新药的“生存焦虑”,后者突破传统药企的“转型瓶颈”。
此次交易的突破性,在于其超越了简单的资本运作,构建了产业资源的深度整合。通过反向收购,亿腾以反向收购的方式实现上市,规避传统IPO的周期风险;嘉和生物则依托亿腾的产业生态,加速管线商业化进程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拟成立的新公司“亿腾嘉和”的股权结构设计——原亿腾股东持股77.43%,嘉和股东持股22.57%——既保障了创始团队的战略主导权,又保留了创新基因的独立性,为后续研发投入奠定基础。
这种模式的价值,在于为行业提供了“寒冬期”的生存样本。当Biotech面临融资收缩、Biopharma亟需创新迭代时,嘉和与亿腾的合并证明:资源互补的战略协同,远胜于单打独斗的零和博弈。正如行业人士所言:“这不是借壳,而是一次产业生态的重构——让懂研发的专注创新,让懂市场的赋能转化,最终形成‘创新-生产-销售’的良性闭环。”
站在行业角度,嘉和与亿腾的“双向奔赴”,不仅是两家企业的重生,更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从“规模扩张”到“质量跃升”的缩影。当资本回归理性,当创新拥抱实业,这样的协同案例,正在为行业书写新的范式。
转自:滇云发现
最好的证券公司,10大配资平台,股票杠杆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