阴阳之道妙难穷,执两用中感遂通。
若能识得六同气,治症皆在一掌中。
一、掌贴简介
掌贴是将王不留行籽穴位贴(耳穴贴)贴敷在人体手足掌部的经络穴位上,以作用人体的各种不适症状。掌贴用穴位贴代替针刺,不用针,不破皮,所以又名无创针灸。掌贴简单易学难忘、掌贴适应各种症状、掌贴效果立竿见影,是符合时下倡导自主健康、家庭中医、社区中医的“简便效廉”的中医适宜技术。
二、掌贴适应症
掌贴适应于生命偏离的正常状态所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:酸、麻、胀、痛、痒、凉、热诸症,以及二便、饮食、呼吸、睡眠异常等等。
三、掌贴特点
1.简单方便易学,掌贴只需记住手掌上穴位点,即可上手操作实践。无须了解复杂的疾病名称,无须掌握错综的脏腑理论,无须记忆300多个穴位定位和主治,小白就能学会。
2.无须专业资格,掌贴使用穴位压力贴,贴敷在手足掌部,不用针、不破皮、无不适,无须医师专业资格亦可方便操作使用。
3.适应各种症状,掌贴适用:酸、麻、胀、痛、痒、凉、热诸症,以及二便、饮食、呼吸、睡眠异常等等。只要不舒服,掌贴就管用。
4.效果立竿见影,掌贴效果具有瞬时性,贴上极短时间就能感受到不适症状的消除或减轻,即所谓立竿见影。另外,掌贴是调中的,是平衡阴阳的,不易生副作用。
四、适合学习对象
1.中医爱好者;
2.自主健康关注者;
3.传统文化(儒释道医易)修习者;
4.养生、保健、护理等健康行业从业者。
掌贴左边有症状我们贴右边,右边有症状我们贴左边,身体正中部位、全身性问题或无法分左右的症状,我们按照“男左女右”的原则处理,所有症状都在一个手掌上处理,一般是不容易理解的,但掌贴作用所有症状,效果立竿见影又让你不得不承认,不得不相信,这就是掌贴的秘密,这个秘密就是导引,就是将“执两用中,感而遂通”理法落实到的操作层面。通过导引来实现“由阴引阳,由阳引阴”,通过导引来实现阴阳和合,阴阳和合则能够让偏离了正常状态的生命回归中正,回归正常,回归阴阳平衡,回归健康。
下面我们介绍掌贴导引的三要点、四方法、四原则。
一、导引三要点
掌贴导引的要点有三个方面,一是用心,二是同步,三是专注患处。
第一点是用心,在掌贴的过程中,双方都要全身心地投入。医者要专注于操作,患者要全身心投入配合。
第二点是同步,掌贴操作全程,医者是主导者,属阳。患者是被动者,属阴。不管是在识症阶段,贴的过程,贴后导引等,医者都要能主导对方,并且让双方保持同步。双方之间也是一对阴阳,也是“由阴引阳,由阳引阴”的体现。
第三点是专注患处,掌贴的全过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患处,而不是去关注贴的位置。患者要全程专注在患处,也就是身体的不适症状,识症点时要用心感受不适,并清晰描述表达症状。掌贴后要配合去导引,要专注感受患处,并清晰描述表达变化。
二、导引四方法
掌贴导引常用的主要有四种方法,它们分别是:活动法、触碰法、呼吸法、询问法。不管是哪方法,我们的目的都是围绕以上导引的用心、同步、专注患处三个要点。
方法一,活动法。贴完以后,让对方活动患处,如眼睛不适,可以让其眨眨眼睛;如腰部不适,可以让其活动活动腰部;如咽喉不适,可以让其咽口水;如二便问题,可以让其提肛,等等...
方法二,触碰法。贴完以后,去触碰患处,可以医者触碰,也可患者触碰。如皮肤病,可以用棉签等去触碰患处并感受变化;如囊肿结节等,可以去触碰囊肿结节,感受其大小、温度、硬度的变化;如某部位某部位疼痛,可以触摸按压此处去按压该部位,感受疼痛变化,等等...
方法三,呼吸法。操作:身心放松,缓缓的深呼吸。应用一,呼吸法可以让我们回到用心的状态,当我们“走神时”,医患均可以通过吐气法来调整状态回到同步。应用二,贴完以后让对方缓缓的深呼吸,对一些无法定位的症、全身性不适、内部脏腑不适等常用此法。如睡眠障碍,贴完后让对方做几分钟缓缓的深呼吸。
方法四,询问法。贴完以后,询问对方症状的变化情况,如问:症状减轻些了吗?好点没有?不适的程度是否有变化?贴前假如不适是10分,现在多少分?等等...
三、导引四原则
原则一,一经一导引。不适症状如果只涉及一条经络,贴完以后就进入导引环节。如果不适症状涉及多条经络,则每贴完一条经络就进行一次导引。
原则二,一症一导引。有些人身上可能多处有症状,有各种不同的症状,这个时候我们每处理完一处症状就需要进行一次导引。例如某人偏头痛、腰酸,这里我们贴完少阳经中渚(偏头痛)我们就需要导引一次,贴完太阳经腕骨穴(腰酸)我们需要继续导引一次。
原则三,先动后问。上面介绍的四种导引方法,前面三个(活动法、触碰法、呼吸法)都是需让患者去动的。第四个方法询问法是让对方去感受患处变化,这个是靠感。实际操作中我们先让患者去动然后再问变化,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动让患者的注意力回到自己的身心上,回到患处上。
原则四,多次导引。有些患者导引一次就会有明显变化,有些则可能没有明显变化,一般导引我们需要做三次或以上。
掌贴导引是掌贴操作中最重要的部分,在过去这个叫不传之秘,也是掌贴入门的关键。导引的核心是感是用心,从导引入手我们就可以慢慢掌握掌贴,慢慢迈入经典中医和中华文化的殿堂。
头痛、头晕
1、额头痛:
组穴一:合谷、阳溪、鱼际
组穴二:后溪、列缺
组穴三:少泽、腕骨、鱼际
2、侧头痛:
组穴一:中渚、液门、少府
组穴二:合谷、少商、鱼际
组穴三:食指与中指间缝(手背)
3、后头痛:
组穴一:后溪、列缺
组穴二:后溪、腕骨、少府
组穴三:合谷、三间、鱼际
失眠的调理方法:
组穴一:安眠穴、列缺、后溪、
组穴二:劳宫、大陵、中渚
组穴三:少府、神门、少海
方向选择:男左女右,男人选左手,女人选右手,3天之后换手
按揉次数:每个穴位按揉36次为一组,每次可以按揉1-3组;
必须配合呼吸导引:失眠的直接原因是阳不入阴,通过穴位配合呼吸,实现阴阳入阴即可,
方法如下。每按揉完一个穴位,需要做深呼吸,将气往下引,气往下走到了那里。然后在按
揉下一个穴位,最终通过上述穴位的操作,做到气沉丹田。如此即为阴阳入阴完成,睡觉自
然香甜。
入睡时可配合浅浅的腹式呼吸,排出私心杂念,关注呼吸,放空大脑,每次一次呼吸,将思
绪释放出去一些,一般10-20个呼吸,就睡着了,而且睡得香甜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最好的证券公司,10大配资平台,股票杠杆网址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